当前位置名校人才网 > 新闻资讯

广西师范大学80万元年薪诚聘高端拔尖人才

日期:2021-04-24 来源:名校人才网


 

一、学校简介

    广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建设高校、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大学,坐落在世界著名山水旅游名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73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有35个广西(高校)重点学科,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门类,形成了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师范与非师范性专业协调发展、教育层次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科研平台建设工作成绩显著,现有59个厅局级以上的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其中包括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广西重点实验室,5个广西2011协同创新中心,4个广西2011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单位;有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广西人才小高地,有1个广西人才小高地共建载体,8个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

广西师范大学创办于1932年,现有王城、育才、雁山三个校区,校园面积4100多亩。经过80多年的建设,目前已逐渐成为学科门类较齐全、办学基础较厚实、综合实力较雄厚的现代大学。学校致力于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面向校内外、海内外诚招英才,热忱欢迎符合招聘条件要求的优秀人才应聘。

二、应聘基本条件

(一)政治思想好,遵纪守法,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

(二)具有履行岗位职责的文化程度、知识、能力,符合招聘岗位所需的专业、学历、学位、职称等资格条件;具备应聘岗位所需的执业(职业)资格及技能要求;

(三)仪表端庄,具有较好的普通话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身体健康,能适应岗位要求,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

(五)应聘人员除具备以上基本条件外,还应符合招聘岗位所规定的资格条件。

三、招聘对象及具体条件

(一)全职引进人才:

    1.两院院士、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特支计划”杰出人才。

    2.国家“千人计划”创新人才、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3.教育部国家教学名师、国家“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青年千人计划”人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

 4.A类漓江学者

 引进条件:

 1)能从事教学科研一线工作,胜任核心课程讲授任务;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科的应聘者原则上年龄在 45 周岁以下,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应聘者年龄原则上在 50 周岁以下;具有正高职称,并有博士学位和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具有敬业和团结协作精神,以及组织管理教学和科研的能力,身心健康。

2)近 5 年主持过 2 项以上(含 2 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或 1项以上国家级重点/重大项目;或在国外主持国家级/重要科研项目。

3)近 5 年获得国家级二等奖以上(含二等奖)奖励 1 项,或教育部一等奖 1 ,或省级一等奖 2 项以上(含 2 项)奖励,以上获奖排名均为第一;或在国际、国内相关学科顶尖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 4 篇以上(含 4 篇)。

5.B 类漓江学者

引进条件:

 1)能从事教学科研一线工作,胜任核心课程讲授任务;原则上年龄在 45 周岁以下,有博士学位和正高职称;具有敬业和团结协作精神,以及组织管理教学和科研的能力,身心健康。

 3)近 5 年主持过 1 项以上(含 1 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和 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或在国外主持重要科研项目。

 4)近 5 年获得教育部二等奖以上(含二等奖)奖励 1 项,或省级科学技术类二等奖 1 项,或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类一等奖 1 项或 二等奖 2 项,以上获奖排名均为第一;或在国际、国内相关学科顶尖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 2 篇以上(含 2 篇)。

6.紧缺专业教授

引进条件:能从事教学科研一线工作,胜任核心课程讲授任务;年龄原则上在 45 周岁以下;具有敬业和团结协作精神,以及组织教学和科研的能力,身心健康。

7.博士

引进条件:能从事教学科研一线工作,胜任核心课程讲授任务;年龄原则上在 40 周岁以下;具有敬业和团结协作精神,以及组织教学和科研的能力,身心健康。

8.对优秀海外留学人员学校根据其科研成果水平按上述层次条件给予适当提高待遇。

    (二)柔性引进人才:

1.A类专家

引进条件:两院院士、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特支计划”杰出人才等。

2.B类专家

引进条件:国家“千人计划”创新人才、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等获得者,年龄一般在60周岁以下。

3.C类专家

引进条件:

 1)在国内外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学术造诣较深,在本学科领域内有较大影响,具有正高级职称。

 2)能够参与我校实质性教学和科研工作,承担具体的教学工作、研究生指导工作或科研项目工作。

 3)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有主持国家级项目经历;达到本校该学科学术带头人水平。

四、引进待遇

(一)全职引进人才待遇:

人才类别

住房待遇

安家费(含税)

科研启动费

薪酬(含税)

两院院士、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特支计划”杰出人才

除广西壮族自治区给予的引进待遇之外,学校提供一套200平方米以上的住房,在我校实际工作满五年后,住房产权归个人所有

除广西壮族自治区给予的引进待遇之外,学校待遇面议

除广西壮族自治区给予的引进待遇之外,学校待遇面议

除广西壮族自治区给予的引进待遇之外,学校待遇面议

国家“千人计划”创新人才、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学校提供一套120平方米以上的房源

除广西壮族自治区给予的引进待遇之外,学校支付80万元

除广西壮族自治区给予的引进待遇之外,学校配套理工科100万元,文科50万元

80万元/(含工资、人才津贴等)

教育部国家教学名师、国家“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青年千人计划”人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

学校提供一套120平方米以上的房源

50万元

理工科80万元,文科40万元

50万元/(含工资、人才津贴等)

A类 
漓江学者

学校提供一套120平方米以上的房源

50万元(到校工作后一次性先支付20万元安家费,余下的30万元分八年按月发放)

1030万元

 

B类 
漓江学者

学校提供一套120平方米以上的房源

30万元(到校工作后一次性先支付10万元安家费,余下的20万元分八年按月发放)

820万元

 

紧缺专业教授

学校提供一套120平方米左右的房源

1520万元

38万元

 

博  士

学校视当年住房状况提供房源

1015万元

23万元

 

 

(二)柔性引进人才待遇

1.A类专家:

1)年薪面议,或按实际工作时间支付月薪10万元/月(含税);

2)按《广西师范大学科研实绩奖励实施办法(2013年修订)》(见师政科技〔201324号)享受科研奖励;

3)在校工作期间可根据需要提供专家房居住;

4)家住外地的,每年可按财务管理办法报销两趟往返路费。

2.B类专家:

1)年薪20万(含税),或按实际工作时间支付月薪5万元/月(含税)。

2)按《广西师范大学科研实绩奖励实施办法(2013年修订)》(见师政科技〔201324号)享受科研奖励。

3)在校工作期间可根据需要提供专家房居住。

4)家住外地的,每年可按财务管理办法报销两趟往返路费。

3.C类专家:

    年薪5-8万元(含税),或按实际工作时间支付月薪1万元/月(含税);在校工作期间可根据需要提供专家房居住。

五、招聘计划

详见附件1:广西师范大学2021年度招聘计划信息表

   六、应聘办法和要求

(一)应聘报名采取现场报名和电子邮件报名两种方式。电子邮件报名时,请将应聘文档按“2021年教师应聘+姓名”格式命名,发送至报名邮箱:gxnugkzp@163.com。现场报名地点为广西桂林市育才路15号 广西师范大学人事处人事科。

(二)应聘者需填写《广西师范大学应聘报名登记表》(详见附件2)并提交求职材料。求职材料包含:《广西师范大学应聘报名登记表》及表上填写内容的证明材料(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职称证、主要科研成果证明及获奖证书等材料复印件/扫描件),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的需提供留学回国证明、学历认证材料复印件/扫描件。电子邮件报名的请将全部应聘材料扫描并制作成一份pdf格式材料后发送至指定报名邮箱。

七、注意事项

(一)招聘考试、考核及聘用办法按照广西公开招聘管理规定统一执行。

(二)应聘者提供的应聘材料须真实准确,一经发现应聘材料存在虚假不实之处,将取消应聘者应聘资格。

(三)应聘者提交的应聘材料一般不予退还,证明材料请提供复印件。

(四)应聘者可根据岗位需求情况直接与相关学院或者人事处联系。

(五)招聘计划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批情况及校内岗位变化会进行相应调整并确定报名截止时间,请应聘者留意招聘计划的更新情况。


声明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名校人才网”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1753852276@qq.com。

热门排行